Linux基础全整理从入门到放弃,一些想说的话
- 开源代码
- 2025-08-12 11:45:02

阅读目录 断更后一些想说的话用户useraddpasswdpasswd文件详解 chageusermoduserdelshadow 文件格式切换用户 用户组groupaddgroup文件格式groupmodgroupdel登陆远程机器 磁盘RAIDraid0(安装系统)raid1(存放数据)raid 5(目前比较流行)raid6raid10(土豪)raid01 包管理工具yum 参考的配置文件yum源的url 编译 断更后一些想说的话
(1)今天是2023年11月19日,之前最后一次更新是停留在了2020年8月28日;自己很喜欢编程,加之又喜欢学习英语,所以总是想系统的搞懂一些更加深奥的原理;但自己大学学的专业和毕业从事的工作也并非计算机这块。学习编程纯粹是爱好,开始我是找一些课程来看,和大家一样,兴致满满;但后面总是断断续续,于是我逼自己有空就学习,同时做笔记。因为csdn可以无限地插入图片,可以大大减少一些没必要的打字,所以我非常喜欢用这个平台来记录。 (2)关于我想利用空闲学点编程,我开始选择的是被鼓吹的“比较容易入门,易学”的Python,于是了解后,便系统的制定了学习路线;但很快就发现,学习前面的知识点太无聊了,因为编程语言都有个特性,就是前面语法“万变不离其宗”,因为大学课程也安排了点Java,所以再次听课时,感觉有点烦,所以学完函数,就有点无聊的感觉。这时我突然想直接学点算法,因为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法,想去尝试实现点高深的东西。 (3)面对算法,开始只觉得高深,像是要从大量的书本开始学习;我的做法是直接从做题目开始,搜课程,跟着老师讲题,然后用已经会的语法,敲几遍,再做笔记;我发现这样“跳级”的做法,非但没有消退学习热情,反而对前面学些的语法知识点融会贯通;真的可以试试,学些编程时,学会基本语法后,直接是学习算法,真能打开新思路;尤其是循环、判断、函数这块,有质的提升。 (4)因为课程学完基础语法后,都是学些前端(所谓的全栈编程),这时我又觉得非常无聊;本来都要中断了,但是突然又有点想系统学习下数据库,于是便开始学习数据库,然后写了近半个月的数据入门知识点… (5)学习数据库中,发现如果要深入,还得学习Linux,于是又开始学习Linux,便是现在写的内容,写到这一篇时,然而… (6)因为自己本职工作和编程可以说是毫无关系,8月28日,晚上,突然被家长叫回家相亲,于是就开始断更了…之后大概两年多没碰过编程,也没有写过文章…知识点都遗忘了… (7)成功相亲,然后结婚后,开始专心本职工作,空闲时时常有点不舍;因为学习编程,尤其是算法,真的能拓宽一个人的思维,心中也一直想系统的学好一门编程语言。但是,时间已经开始不允许了…好可惜啊,不过我有空肯定会再系统补回来的…Python也好,算法、数据库、Linux也好… (8)突然就想写点啥,主要是看到很多小伙伴点赞我之前写的文章,我也深知自己写的东西,都是些皮毛,也没有深入下去,这让我有点受宠若惊;但也希望之前写的东西能帮助到你,同时我希望你能坚持下去,养成写笔记,记录的学习过程的习惯;不要在乎写的好不好,只要开始,你就已经成功了. (9)因为偏离编程太久了,最近开始学习PPT了,想系统的整理些内容,于是久违的热情又开始了!不断出发又何妨,每个时间点,都有自己的选择,不需要后悔,只需要迈出第一步;开始写东西,开始学习,一切都在悄然改变… (10)现在开始吧!坚持坚持再坚持,自己也有幸坚持了玩微博,每天能有个稳定、坚持更新的“坚持点”,微博@荐影视 是我,有空可以一切聊聊,当然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能看到这篇“彩蛋”,能读到这里!大家加油,一起坚持记录自己学习的过程吧! (11)好了,我要开始学习新内容了,出发~~
用户 分类(1)超级管理员 root (uid 0)
(2)普通用户
系统用户: 一般情况下用来启动服务或者运行进程,一般情况下系统用户是不可以登陆
uid 1-999(centos7) 1-499(centos6)可登陆用户:可以登陆系统的用户
uid 1000-65535(centos7) 500-65535(centos6) useradd只能用root账号来创建用户
-d 指定用户的家目录,不能创建在/tmp,默认用户的家目录不需要手动创建
-g 组信息 主组有且只能有一个
-G 指定附加组 可以有多个
-M 不创建家目录
-N 不创建组,默认继承至user组
-r 创建一个系统用户,id从1000依次递减
-s 登录以后使用的shell /sbin/nologin 可以登录看到提示,但是会立马被踢掉
-u 指定uid /etc/default/useradd 默认的配置文件
-D 显示默认配置
(1)useradd -D -s /sbin/nologin 修改默认的登录后的shell
(2)useradd -D -b /opt/ 修改默认的家目录
(3)useradd -D -g 3000 修改默认的组
创建完的用户放在了哪里? /etc/passwd
passwdpasswd [options] username 用来设置密码
-d 删除用户的密码 不能登录-l 锁定用户-u 解锁用户-e 强制用户下次登录的时候修改密码-x maxdays 密码的最长有效期-n mindays 密码的最短有效期-w wandays 提前多长时间开始警告用户-i days 密码过期多长时间以后账户被禁用 –stdin 从标准输入读入数据 echo “password” |passwd --stdin username passwd文件详解进入/etc/passwd 每条包含的内容 用户名:密码占位符(x):用户的id:组id:描述信息:家目录:登录后shell
chage交互式的修改密码的策略
-d 将密码修改时间设置为执行的时间 -E 设置用户的过期时间 -I 密码过期多长会时间以后账户被禁用 -l 显示密码的策略 -m 密码的最短使用期限 -M 密码的最长使用期限 -W 密码过期的警告天数 usermod-L锁定
-U 解锁
-d 新的家目录不会自己创建,要想创建要使用-m选项 usermod -md /usr/local/alex alexdsb
-g 修改主组
-G 修改附加组
-a 追加附加组 usermod -a -G root alexdsb1
-l 改名
-s 修改登录后的shell
-u 修改uid
userdel删除用户
-r 删除用户的时候删除用户的家目录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hadow 文件格式 用户名密码:一般情况是sha512加密 加密方式 加密方式 加密方式盐$加密之后的字符串从1970年1月1日到密码最近一次被修改的时间密码的最少使用期限密码的最大使用期限密码过期多长时间提示用(默认是7天)密码过期多长时间之后被锁定从1970年1月1日算起,多少天之后账户失效 切换用户su
su username 切换用户,切换用户要输入切换到用户密码su - username 完全切换,会切换用户的目录还会切换用户的环境变量root 切换到别的用户不需要输入密码su [-] username -c “command” 切换用户执行命令后再退回
sudo command
用root用户修改/etc/sudoers文件 加上 xiaofeng ALL=(ALL(命令)) NOPASSWD(不需要输入密码): ALL 表示一个组 %wheel ALL=(ALL) ALL 用户组 超级用户组 root 0普通用户组 系统组 gid 1-999(centos7)1-499(centos6)可登陆用户组 gid 1000-65535(centos7) 500-65535(centos6) groupadd -g 用来指定gid -r 用来指定系统组 group文件格式 组名密码占位符gid以当前组为附加组的用户 groupmod -g 修改gid -n 修改组的名称 groupdel删除用户组
登陆远程机器两种认证方式:
用户名+密码用户名+key使用key登陆
ssh-keygen 生成key 公钥 私钥 非对称加密 ssh-copy-id 复制key到远程机器 公钥加密私钥解密 磁盘mount 用来查看挂载信息
df 查看磁盘占用
-h 显示人类可读的信息
du 显示的目录的占用空间
-h 显示人类易读的信息
-s 显示的是目录本身
du -sh / 显示根的占用情况
du -sh /* 显示根下的每一个目录的占用情况
dd 复制文件生成文件
dd if=/dev/zero of=/dev/null bs=10M count=2 if input file of output file bs block size 只能用整数,单位可以是K、M、G、T count 次数 RAID raid0(安装系统) 读写速度提升可用空间 N*个数没有容错能力最少需要2块磁盘 raid1(存放数据) 度的能力提升,写的性能稍微有点下架可用空间N有容错能力最少要两块 raid 5(目前比较流行) 读写性能提升可用空间N*(个数-1)有容错能力最多可以坏1块(同时)最少要3块 raid6 读写性能有提高可用空间N*(个数-2)有容错能力最多可以坏2块(同时)最少需要4块 raid10(土豪)先做raid1 在做raid0
读写性能有提升可用空间N*个数/2有容错能力:一个组里面只能坏一块最少需要4块 raid01先做raid0,在做raid1
包管理工具介绍
windows exe
redhat rpm
rpm redhat package manager
yum 自己解决依赖关系
包
安装包 yum install清除缓存 yum clean列出所有的包 yum list更新包 yum update搜索 yum search详细信息 yum info列出yum仓库信息 yum repolist重新安装 yum reinstall卸载包 yum remove检查的依赖关系 yum deplist重建缓存 yum makecache搜索指定的命令由那个包生成 yum provides包组
列出包组 yum group list安装包组 yum group install查看包组信息 yum group info卸载包的信息 yum group removerpm 命令
rpm -q package 检查这个包是否安装 -a 列出所有已经安装的包 -f 查询文件由那个包生成 rpm -qf /etc/redis.conf -l 查询包生成的文件 rpm -ql redis -i 查询包的信息 rpm -qi redis -c 查找包生成的配置文件 rpm -qc redis包的命名规范
python-2.7.5-80.el7_6.x86_64 name-version(大版本.小版本.修订版)-制作者的修订次数.应用系统.架构 noarch 不区分架构 架构 x86_64 Amd64 i386,i486,i586,i686 ppc(powerpc)rpm 卸载包
rpm -e Package 卸载 yum 参考的配置文件位置:/etc/yum.repos.d/
后缀:repo
[epel] #名字 name=Extra Packages for Enterprise Linux 7 - $basearch #描述信息 baseurl=http://mirrors.aliyun /epel/7/$basearch #仓库的地址 可以是http:// ftp:// file://(本地) failovermethod=priority # 设置访问规则 enabled=1 #是否禁用 0表示禁用 1表示启用 gpgcheck=0 # 要不要检查key,1表示检查 0表示不检查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EPEL-7 $release 系统版本 $basearch 架构yum 选项
-y yes
-q 静默模式
yum源的url 阿里云网易华为云搜狐腾讯云 mirrors.cloud.tencent /各大高校 编译 优点:可以自定义功能缺点:安装比较耗时 yum install zlib-devel wget .python.org/ftp/python/3.6.8/Python-3.6.8.tar.xz tar xf Python-3.6.8.tar.xz cd Python-3.6.8 ./configure --prefix=/opt/python36 检查环节预处理 make 释放makefile文件 make install 安装错误整理
configure: error: in `/root/test/Python-3.6.8': configure: error: no acceptable C compiler found in $PATH yum install gcc添加环节变量
vim /etc/profile.d/python.sh PATH=$PATH:/opt/python36/binLinux基础全整理从入门到放弃,一些想说的话由讯客互联开源代码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讯客互联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Linux基础全整理从入门到放弃,一些想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