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IT业界  > 

【《设计模式之美》】如何取舍继承与组合

【《设计模式之美》】如何取舍继承与组合

文章目录 什么情况下不推荐使用继承?组合相比继承有哪些优势?使用组合、继承的时机

本文主要想了解:

为什么组合优于继承,多用组合少用继承。如何使用组合来替代继承哪些情况适用继承、组合。有哪些设计模式使用到了继承、组合。 什么情况下不推荐使用继承?

继承是面向对象的四大特性之一,用来表示类之间的 is-a 关系,可以解决代码复用的问题。

但当继承层次过深、过复杂,也会影响到代码的可维护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少用,甚至不用继承。

 

组合相比继承有哪些优势?

可以利用组合(composition)、接口、委托(delegation)三个技术手段,一块儿来解决刚刚继承存在的问题:继承层次过深、继承关系过于复杂会影响到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如下例子:

接口实现功能的拓展:接口表示具有某种行为特性。接口可以拓展类的行为。通过组合和委托技术来消除代码重复。

 

替代复杂的继承关系逻辑

我们知道继承主要有三个作用:表示 is-a 关系,支持多态特性,代码复用。而这三个作用都可以通过其他技术手段来达成。

比如 is-a 关系,我们可以通过组合和接口的 has-a 关系来替代;多态特性我们可以利用接口来实现;代码复用我们可以通过组合和委托来实现。

所以,从理论上讲,通过组合、接口、委托三个技术手段,我们完全可以替换掉继承,在项目中不用或者少用继承关系,特别是一些复杂的继承关系。


 

使用组合、继承的时机

总体原则

如果类之间的继承结构稳定(不会轻易改变),继承层次比较浅(比如,最多有两层继承关系),继承关系不复杂,我们就可以大胆地使用继承。

反之,系统越不稳定,继承层次很深,继承关系复杂,我们就尽量使用组合来替代继承。

  相关设计模式 有一些设计模式会固定使用继承或者组合。

  我们必须使用继承的场景

如果你不能改变一个函数的入参类型,而入参又非接口,为了支持多态,只能采用继承来实现。

如下:

其中 FeignClient 是一个外部类,我们没有权限去修改这部分代码,但是我们 希望执行encode时按照司内逻辑来进行encode。 这个时候,我们只能采用继承来实现了。

  参考:《设计模式之美》王争

标签:

【《设计模式之美》】如何取舍继承与组合由讯客互联IT业界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讯客互联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设计模式之美》】如何取舍继承与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