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OD-2024年E卷-分批萨[100分]
- 互联网
- 2025-09-18 00:57:02
![华为OD-2024年E卷-分批萨[100分]](/0pic/pp_82.jpg)
文章目录 题目描述输入描述输出描述用例1解题思路Python3源码 题目描述
吃货"和"馋嘴"两人到披萨店点了一份铁盘(圆形)披萨,并嘱咐店员将披萨按放射状切成大小相同的偶数个小块。但是粗心的服务员将披萨切成了每块大小都完全不同奇数块,且肉眼能分辨出大小。 由于两人都想吃到最多的披萨,他们商量了一个他们认为公平的分法:从"吃货"开始,轮流取披萨。除了第一块披萨可以任意选取外,其他都必须从缺口开始选。 他俩选披萨的思路不同。"馋嘴"每次都会选最大块的披萨,而且"吃货"知道"馋嘴"的想法。 已知披萨小块的数量以及每块的大小,求"吃货"能分得的最大的披萨大小的总和。
输入描述第 1 行为一个正整数奇数 N,表示披萨小块数量。
3 ≤ N < 500接下来的第 2 行到第 N + 1 行(共 N 行),每行为一个正整数,表示第 i 块披萨的大小
1 ≤ i ≤ N披萨小块从某一块开始,按照一个方向次序顺序编号为 1 ~ N
每块披萨的大小范围为 [1, 2147483647] 输出描述吃货"能分得到的最大的披萨大小的总和。
用例1输入: 5 8 2 10 5 7
输出: 19
说明: 此例子中,有 5 块披萨。每块大小依次为 8、2、10、5、7。 按照如下顺序拿披萨,可以使"吃货"拿到最多披萨: “吃货” 拿大小为 10 的披萨 “馋嘴” 拿大小为 5 的披萨 “吃货” 拿大小为 7 的披萨 “馋嘴” 拿大小为 8 的披萨 “吃货” 拿大小为 2 的披萨 至此,披萨瓜分完毕,"吃货"拿到的披萨总大小为 10 + 7 + 2 = 19 可能存在多种拿法,以上只是其中一种。
解题思路给定一个环形排列的披萨数组,每块披萨有一个美味值,需要计算出从任意位置开始,能够获得的最大美味值总和。
环形处理:由于披萨是环形排列的,所以在选择披萨时需要考虑边界情况,即当选择了最左边或最右边的披萨后,如何循环到另一端。
动态规划:使用一个二维数组 dp 作为记忆化存储,其中 dp[L][R] 表示从左边界 L 到右边界 R 能够获得的最大美味值。如果 dp[L][R] 已经被计算过,则直接返回该值。
递归计算:定义一个递归函数来计算 dp[L][R]。如果 a[L](左边界的披萨美味值)大于 a[R](右边界的披萨美味值),则选择 L 并将L向右移动一位;否则选择 R 并将 R 向左移动一位。这样递归地选择下一步,直到只剩下一块披萨。
递归基:当左右边界相遇时(即 L == R),说明只剩下一块披萨,直接返回这块披萨的美味值作为递归基。
状态转移:在递归过程中,dp[L][R] 的值是通过比较选择左边界披萨和右边界披萨后,剩下披萨的最大美味值之和来确定的。
Python3源码 # 读取披萨的数量 n = int(input()) # 读取每块披萨的美味值 arr = [int(input()) for _ in range(n)] # 初始化 dp 数组,dp为记忆化数组,用于存储已计算过的状态 dp = [[-1]*n for _ in range(n)] #计算最大披萨的函数 def cal_max(L,R): # 如果已计算过,直接返回结果 if dp[L][R] != -1: return dp[L][R] # 根据美味值选择吃掉左边或右边的披萨 if arr[L] > arr[R]: L = (L+1)%n else: R = (R+n-1)%n # 如果只剩一块披萨,返回其美味值 if L == R: dp[L][R] = arr[L] else: dp[L][R] = max(arr[L]+cal_max((L+1)%n,R),arr[R]+cal_max(L,(R+n-1)%n)) return dp[L][R] # 初始化最大美味值为 0 ans = 0 # 计算并更新最大美味值 for i in range(n): ans = max(ans,cal_max((i+1)%n,(i+n-1)%n)+arr[i]) # 输出最多能吃到的披萨的美味值总和 print(ans)华为OD-2024年E卷-分批萨[100分]由讯客互联互联网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讯客互联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华为OD-2024年E卷-分批萨[100分]”
上一篇
Python面向对象编程入门:从类与对象到方法与属性
下一篇
Go接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