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与JSONP】JSON与JSONP全面解析:定义、区别与核心技术对比
- 互联网
- 2025-09-13 04:15:02

一、JSON与JSONP的基本定义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本质:一种轻量级的文本数据交换格式,基于键值对结构描述数据(如{"name":"John"}),支持字符串、数字、布尔值、数组、对象和null等数据类型。语法规则: 键名必须用双引号包裹,值可以是任意合法数据类型。对象用花括号{}表示,数组用方括号[]表示,数据项间用逗号分隔。JSONP(JSON with Padding)
本质:一种利用<script>标签实现跨域请求的非官方协议,通过动态脚本执行获取数据。核心原理:服务器返回以函数调用包裹的JSON数据(如callback({"data":123})),客户端通过预定义的回调函数处理数据。二、JSON与JSONP的核心区别 对比维度JSONJSONP数据格式纯数据格式,遵循严格的语法规则以函数调用包裹的JSON数据(如callback({...}))用途与目的通用数据交换,适用于前后端通信专为解决跨域请求而设计跨域支持受同源策略限制,需配合CORS实现跨域天然支持跨域,无需CORS配置安全性安全性高,支持内容安全策略(CSP)存在XSS风险,依赖服务端信任
三、JSONP的工作原理与实现细节
动态创建<script>标签
客户端通过JavaScript动态创建<script>标签,并将请求URL指向目标服务端(如src="http://api /data?callback=handleData")。回调函数处理数据
服务端返回数据格式为回调函数名(JSON数据)(如handleData({"status":200})),客户端需提前定义同名函数以接收数据。自定义回调函数名
通过URL参数指定回调函数名(如?callback=myFunc),服务端根据该参数动态生成返回内容。四、其他相关技术对比 1. Ajax与JSONP的区别 维度AjaxJSONP通信方式基于XMLHttpRequest对象基于<script>标签动态加载跨域支持需服务端设置CORS响应头天然支持跨域数据格式支持多种格式(JSON、XML等)仅支持JSONP格式 2. JSON与JSONB的区别 JSON:存储为纯文本,保留格式(如空格、键顺序),查询效率较低。JSONB(如PostgreSQL中的二进制JSON):以二进制格式存储,支持索引和高效查询,但写入时需转换格式[注:搜索结果未直接提及,需结合数据库知识补充]。 3. NATP与JSON报文的区别 NATP:可能指网络地址转换协议(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Protocol),用于IP地址映射,与数据传输无关。JSON报文:指基于JSON格式封装的应用层数据,用于业务逻辑交互[注:搜索结果未提及NATP,需结合网络协议知识推断]。
五、总结
JSON作为通用的数据交换格式,在前后端交互中占据核心地位;而JSONP作为一种“曲线救国”的跨域方案,虽逐渐被CORS替代,但在旧系统兼容场景中仍有价值。开发者需根据安全性、跨域需求和技术栈选择合适的方案。
【JSON与JSONP】JSON与JSONP全面解析:定义、区别与核心技术对比由讯客互联互联网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讯客互联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JSON与JSONP】JSON与JSONP全面解析:定义、区别与核心技术对比”
下一篇
Python爬取唐诗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