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循环和条件判断笔记250303
- 电脑硬件
- 2025-09-13 02:21:01

Python的循环和条件判断
Python中的循环和条件判断是编程基础,以下是关键点总结及示例:
条件判断 语法:if、elif、else,使用缩进划分代码块。逻辑运算符:and、or、not。示例:age = 18 if age < 12: print("儿童") elif age < 18: print("青少年") else: print("成人")
循环结构 1. for循环
用途:遍历可迭代对象(列表、字符串、range等)。
示例:
fruits = ["苹果", "香蕉", "橘子"] for fruit in fruits: print(fruit)range函数:生成整数序列。
for i in range(3): # 输出 0,1,2 print(i)enumerate函数:同时获取索引和值。
for index, fruit in enumerate(fruits): print(f"索引{index}: {fruit}") 2. while循环 用途:条件为真时重复执行。示例:count = 0 while count < 3: print(count) count += 1循环控制
break:立即终止循环。
for i in range(10): if i == 5: break print(i) # 输出 0,1,2,3,4continue:跳过当前迭代。
for i in range(10): if i % 2 == 0: continue print(i) # 输出 1,3,5,7,9else子句:循环正常结束后执行(未触发break时)。
for i in range(3): print(i) else: print("循环完成")实用技巧 1. 列表推导式 快速生成列表,支持条件过滤。squares = [x**2 for x in range(5)] # [0, 1, 4, 9, 16] even_squares = [x**2 for x in range(5) if x%2 ==0] # [0, 4, 16] 2. 避免修改正在迭代的列表 遍历副本或创建新列表:# 正确做法:遍历副本 numbers = [1, 2, 3, 4] for num in numbers[:]: if num %2 ==0: numbers.remove(num)
常见错误 缩进错误:代码块必须正确缩进。混淆=和==:条件中误用赋值运算符。无限循环:while循环中忘记更新条件变量。
综合示例 判断质数 num = 17 is_prime = True if num > 1: for i in range(2, int(num**0.5)+1): if num % i ==0: is_prime = False break else: is_prime = False print(f"{num}是质数" if is_prime else "不是质数") 斐波那契数列 n = 10 a, b = 0, 1 for _ in range(n): print(a, end=" ") a, b = b, a + b # 输出:0 1 1 2 3 5 8 13 21 34
通过理解这些结构并多加练习,你将能更高效地编写Python程序!
Python 提供了强大的循环和条件判断功能,这些功能在编程中非常重要,用于控制代码的执行流程。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示例和解释:
条件判断(if 语句)条件判断用于根据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if 语句是最基本的条件判断语句,还可以与 elif 和 else 一起使用,以处理多个条件。
x = 10 if x > 5: print("x is greater than 5") elif x == 5: print("x is equal to 5") else: print("x is less than 5")在这个例子中,如果 x 大于 5,则打印 "x is greater than 5";如果 x 等于 5,则打印 "x is equal to 5";否则,打印 "x is less than 5"。
循环(for 和 while 循环) for 循环for 循环用于遍历一个序列(如列表、元组、字符串或字典)或任何可迭代对象。
# 遍历列表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for fruit in fruits: print(fruit) # 遍历字符串 for char in "hello": print(char) while 循环while 循环在给定条件为 True 时重复执行一段代码块。
count = 0 while count < 5: print("The count is:", count) count += 1在这个例子中,while 循环会一直执行,直到 count 不再小于 5。
嵌套循环和条件判断你可以将循环和条件判断嵌套使用,以实现更复杂的逻辑。
# 打印 1 到 10 的数字,但跳过偶数 for i in range(1, 11): if i % 2 == 0: continue # 跳过当前循环的剩余部分 print(i)在这个例子中,continue 语句用于跳过偶数。
break 和 continue 语句 break 语句用于立即终止循环。continue 语句用于跳过当前循环的剩余部分,并继续下一次循环。 # 使用 break 终止循环 for i in range(1, 11): if i == 5: break # 终止循环 print(i) # 使用 continue 跳过当前循环的剩余部分 for i in range(1, 11): if i % 2 == 0: continue # 跳过偶数 print(i) 循环中的 else 语句for 和 while 循环都可以带有一个 else 子句,该子句在循环正常结束时(即没有遇到 break 语句)执行。
for i in range(1, 6): if i == 3: break else: print("Loop completed without breaking") print("This will always print") # 正常完成的循环 for i in range(1, 3): print(i) else: print("Loop completed normally")在这个例子中,第一个循环因为遇到 break 而终止,所以 else 子句不会执行。第二个循环正常完成,所以 else 子句会执行。
列表推导式(List Comprehensions)列表推导式是 Python 特有的语法,用于从现有的列表创建新列表,同时可以进行条件判断和循环。
# 创建一个包含 1 到 10 中所有偶数的列表 even_numbers = [x for x in range(1, 11) if x % 2 == 0] print(even_numbers)在这个例子中,列表推导式 [x for x in range(1, 11) if x % 2 == 0] 创建了一个包含 1 到 10 中所有偶数的列表。
这些是 Python 中循环和条件判断的一些基本用法。通过组合这些结构,你可以创建功能强大且灵活的代码。
Python的循环和条件判断
在Python编程中,循环和条件判断是控制程序执行流程的基础结构。它们允许程序根据特定条件重复执行代码块或选择不同的执行路径。
Python中的循环结构及其用法循环结构用于重复执行一段代码,直到满足某个条件为止。Python提供了多种循环结构,包括for循环和while循环。
for循环:用于遍历序列(如列表、元组、字符串)或其他可迭代对象。 # 遍历列表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for fruit in fruits: print(fruit) while循环:在给定条件为真时重复执行代码块。 # 使用while循环打印数字1到5 count = 1 while count <= 5: print(count) count += 1 常见的循环示例代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循环示例,展示了如何在不同场景下使用循环结构。
# 示例1:计算1到10的和 total = 0 for i in range(1, 11): total += i print("1到10的和是:", total) # 示例2:使用while循环打印斐波那契数列的前10个数 a, b = 0, 1 count = 0 while count < 10: print(a) a, b = b, a + b count += 1 Python中的条件判断结构及其用法条件判断结构允许程序根据特定条件选择不同的执行路径。Python中的条件判断主要通过if、elif和else语句实现。
if语句:用于检测某个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执行相应的代码块。 # 判断数字是否为正数 num = 10 if num > 0: print(num, "是正数") if-else语句:如果if语句中的条件不成立,则执行else子句中的代码块。 # 判断数字的正负 num = -5 if num > 0: print(num, "是正数") else: print(num, "是负数或零") if-elif-else语句:用于检测多个条件,并根据第一个为真的条件执行相应的代码块。 # 判断数字的区间 num = 75 if num >= 90: print("A") elif num >= 80: print("B") elif num >= 70: print("C") elif num >= 60: print("D") else: print("F") 条件判断的示例代码以下是一些条件判断的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在不同场景下使用条件判断结构。
# 示例1:判断用户输入的年龄是否成年 age = int(input("请输入你的年龄:")) if age >= 18: print("你已经成年了") else: print("你还未成年") # 示例2:判断用户输入的分数等级 score = int(input("请输入你的分数:")) if score >= 90: grade = 'A' elif score >= 80: grade = 'B' elif score >= 70: grade = 'C' elif score >= 60: grade = 'D' else: grade = 'F' print("你的分数等级是:", grade) 循环和条件判断在编程中的实际应用场景循环和条件判断在编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如数据处理、用户交互、游戏开发等。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场景的例子:
数据处理: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可以使用循环结构遍历数据,并使用条件判断对数据进行筛选、分类或转换。用户交互:在用户输入数据时,可以使用条件判断根据用户的输入选择不同的执行路径,从而提供个性化的用户体验。游戏开发:在游戏开发中,循环结构常用于实现游戏循环(如主循环)、动画播放等;条件判断则用于实现游戏逻辑(如碰撞检测、胜负判断等)。通过合理使用循环和条件判断,可以编写出更加灵活、高效和智能的Python程序。
Python中的循环和条件判断是编程语言中极为重要的控制结构,它们允许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况执行不同的代码块,或者重复执行一段代码直到满足特定条件。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种控制结构,并引用相关资料来帮助理解。
条件判断在Python中,条件判断主要是通过if语句实现的。每条if语句的核心都是一个值为True或False的表达式,这种表达式被称为条件测试。Python会根据这个条件测试的结果决定是否执行if语句后面的代码块。
基本语法 if 判断条件: # 缩进的代码块会在条件为真时执行除了基本的if语句外,还可以结合elif(else if)和else使用来处理多个条件分支。例如:
age = 20 if age >= 6: print('teenager') elif age >= 18: print('adult') else: print('kid')在这个例子中,如果年龄小于6岁,则输出’kid’;如果年龄介于6岁和17岁之间(包括6岁),则输出’teenager’;如果年龄大于等于18岁,则输出’adult’。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某个条件为真,相应的代码块被执行后,后续的elif和else部分将被跳过。
简写形式有时候我们可以省略具体的判断条件,直接基于变量本身的真假值进行判断:
x = 'non-empty string' if x: print('True')只要x是非零数值、非空字符串、非空列表等,就判断为True,否则为False。
循环Python提供了两种主要的循环方式:for循环和while循环。for循环适用于遍历序列中的每个元素,而while循环则用于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重复执行代码块。
for循环for循环可以用来遍历任何可迭代对象,如列表、元组、字典、集合或字符串。它的基本语法如下:
for item in iterable: # 执行代码块例如,打印列表中的每一个水果:
fruits = ['banana', 'apple', 'mango'] for fruit in fruits: print('当前水果: %s' % fruit) print("Good bye!")此外,for循环也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序列中的元素,通常与内置函数range()结合使用。
while循环while循环会持续执行其内部的代码块,直到给定的条件变为False为止。其基本格式如下:
while 条件: # 执行代码块一个简单的例子是计算从1到100的所有整数之和:
sum = 0 n = 100 while n > 0: sum += n n -= 1 print(sum)这里,n每次递减1,直到它不再大于0为止。
控制流语句为了增强循环的功能性,Python还提供了break、continue和pass三种控制流语句。break用于立即退出最内层的循环,continue则是跳过当前循环体中剩余的部分,直接进入下一次循环,而pass是一个占位符,表示什么都不做。
综上所述,Python中的条件判断和循环结构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使我们能够编写出灵活且高效的程序。无论是处理复杂的逻辑分支还是重复性的任务,这些控制结构都能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简单。通过合理地组合使用这些结构,我们可以构建出既简洁又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了解何时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控制结构对于写出高质量的代码至关重要。
在Python中,循环和条件判断是非常重要的控制结构,它们可以帮助你实现程序的逻辑控制。下面分别详细介绍Python中的循环和条件判断。
条件判断 if 语句if 语句是Python中最基本的条件判断语句,用于根据条件的真假来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语法:
if condition: # 条件为真时执行的代码块 statement(s)示例:
num = 10 if num > 5: print("数字大于5") if-else 语句当 if 语句中的条件为假时,可以使用 else 语句来执行另一个代码块。
语法:
if condition: # 条件为真时执行的代码块 statement(s) else: # 条件为假时执行的代码块 statement(s)示例:
num = 3 if num > 5: print("数字大于5") else: print("数字小于等于5") if-elif-else 语句当需要判断多个条件时,可以使用 elif 语句。elif 是 else if 的缩写,用于在前面的条件不满足时继续判断其他条件。
语法:
if condition1: # 条件1为真时执行的代码块 statement(s) elif condition2: # 条件1为假,条件2为真时执行的代码块 statement(s) else: # 前面所有条件都为假时执行的代码块 statement(s)示例:
num = 0 if num > 0: print("数字是正数") elif num < 0: print("数字是负数") else: print("数字是零") 循环 for 循环for 循环用于遍历可迭代对象(如列表、元组、字符串等)中的每个元素。
语法:
for variable in iterable: # 对每个元素执行的代码块 statement(s)示例: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for fruit in fruits: print(fruit) for 循环结合 range() 函数range() 函数用于生成一个整数序列,通常与 for 循环一起使用。
语法:
for variable in range(start, stop, step): # 对每个元素执行的代码块 statement(s)示例:
for i in range(0, 5): print(i) while 循环while 循环会在条件为真时重复执行代码块,直到条件变为假。
语法:
while condition: # 条件为真时执行的代码块 statement(s)示例:
count = 0 while count < 5: print(count) count = count + 1 break 和 continue 语句 break 语句用于跳出当前循环,不再执行循环中剩余的代码。continue 语句用于跳过当前循环的剩余代码,直接进入下一次循环。示例:
# break 示例 for i in range(5): if i == 3: break print(i) # continue 示例 for i in range(5): if i == 3: continue print(i)以上就是Python中循环和条件判断的基本用法。通过合理使用这些控制结构,可以编写出更加灵活和复杂的程序。
在Python中,循环和条件判断是程序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控制结构,它们用于实现重复操作和基于条件的逻辑判断。以下是对它们的详细介绍:
1. 条件判断(Conditional Statements)
条件判断用于根据条件的真假来决定程序的执行路径。Python中主要使用if、elif和else语句来实现条件判断。
基本语法: if 条件1: # 条件1为True时执行的代码 elif 条件2: # 条件2为True时执行的代码 else: # 所有条件都不满足时执行的代码 示例: age = 18 if age < 18: print("未成年") elif age == 18: print("刚好成年") else: print("成年") 注意事项: elif和else是可选的,但if是必须的。条件表达式必须返回布尔值(True或False)。Python中,非零值、非空字符串、非空列表等被视为True,而0、None、空字符串""、空列表[]等被视为False。2. 循环(Loops)
循环用于重复执行某段代码,直到满足某个条件为止。Python中主要有两种循环:for循环和while循环。
2.1 for循环for循环用于遍历可迭代对象(如列表、元组、字符串、字典等),并逐个处理其中的元素。
基本语法: for 变量 in 可迭代对象: # 循环体 示例: # 遍历列表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for fruit in fruits: print(fruit) # 遍历字符串 for char in "hello": print(char) # 使用range()生成数字序列 for i in range(5): # 生成0到4 print(i) 带索引的遍历:可以使用enumerate()函数同时获取索引和元素: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for index, fruit in enumerate(fruits): print(f"Index: {index}, Fruit: {fruit}") 2.2 while循环while循环用于在条件为True时重复执行某段代码,直到条件变为False。
基本语法: while 条件: # 循环体 示例: count = 0 while count < 5: print(count) count += 1 注意事项: 必须确保循环条件最终会变为False,否则会导致无限循环。可以使用break语句提前退出循环,使用continue语句跳过当前迭代。 2.3 循环控制语句 break:用于完全退出循环。continue:用于跳过当前迭代,继续执行下一次循环。pass:占位语句,表示什么也不做。 示例: # 使用break for i in range(10): if i == 5: break print(i) # 输出0到4 # 使用continue for i in range(10): if i % 2 == 0: continue print(i) # 输出所有奇数3. 综合示例
以下是一个结合条件判断和循环的综合示例,用于判断一个数字是否为质数:
num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整数:")) if num <= 1: print(f"{num}不是质数") else: is_prime = True for i in range(2, num): if num % i == 0: is_prime = False break if is_prime: print(f"{num}是质数") else: print(f"{num}不是质数")4. 总结 条件判断用于基于条件选择执行路径。循环用于重复执行代码。for循环适合遍历可迭代对象。while循环适合基于条件重复执行。循环控制语句(break、continue、pass)用于控制循环的执行流程。
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后,你可以用它们实现更复杂的逻辑和功能!
计划 解释循环:介绍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基本概念和用法。解释条件判断:介绍if、elif和else语句的基本概念和用法。示例代码:提供一个结合循环和条件判断的示例代码。 示例代码 # 循环和条件判断示例 # for循环示例 print("for循环示例:") for i in range(5): if i % 2 == 0: print(f"{i} 是偶数") else: print(f"{i} 是奇数") # while循环示例 print("\nwhile循环示例:") i = 0 while i < 5: if i % 2 == 0: print(f"{i} 是偶数") else: print(f"{i} 是奇数") i += 1 解释
for循环:
for i in range(5):循环变量i从0到4。if i % 2 == 0:判断i是否为偶数。print语句根据条件输出相应的结果。while循环:
i = 0:初始化循环变量i。while i < 5:当i小于5时继续循环。if i % 2 == 0:判断i是否为偶数。print语句根据条件输出相应的结果。i += 1:每次循环结束后,i增加1。通过这个示例,可以看到如何在循环中使用条件判断来控制程序的流程。
实现方案 循环结构:用for遍历序列,用while满足条件时持续执行条件分支:通过if-elif-else实现不同路径选择组合应用:在循环体内嵌套条件判断实现复杂逻辑 # 综合应用示例:数字分类 numbers = [12, 3, 7, 24, 15, 8] print("数字分类结果:") for num in numbers: if num % 2 == 0: status = "偶数" if num > 10: status += "且大于10" else: status = "奇数" if num < 10: status += "且小于10" print(f"{num}: {status}") # 带条件的while循环 print("\n倒计时:") count = 5 while count > 0: if count == 1: print("最后1秒!") else: print(f"剩余{count}秒") count -= 1 关键点 for循环直接遍历可迭代对象while需手动控制循环变量变化if可单独使用,elif处理多条件分支嵌套条件判断需注意缩进层级循环体内可包含任意有效代码逻辑一、条件判断(if语句)
基本结构: if 条件1: # 条件1为True时执行 elif 条件2: # 条件2为True时执行 else: # 其他情况执行 比较运算符: >(大于)、<(小于)==(等于)、!=(不等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 逻辑运算符: and(与)or(或)not(非)示例:
age = 18 if age < 12: print("儿童") elif 12 <= age < 18: print("青少年") else: print("成年人")二、循环结构
for循环(遍历已知序列) # 遍历列表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for fruit in fruits: print(fruit) # 配合range()使用 for i in range(5): # 0-4 print(i) # 带步长 for i in range(0, 10, 2): # 0,2,4,6,8 print(i) while循环(条件循环) count = 0 while count < 5: print(count) count += 1 # 等同于count = count + 1三、循环控制语句
break:立即终止整个循环 for num in [1, 2, 3, 4, 5]: if num == 3: break print(num) # 输出1,2 continue:跳过当前迭代 for num in [1, 2, 3, 4, 5]: if num == 3: continue print(num) # 输出1,2,4,5 else:循环正常结束后执行(非break终止时) for n in range(2, 5): if n % 3 == 0: print(n, "是3的倍数") break else: print("没有找到3的倍数")四、嵌套使用示例
for i in range(1, 4): # 外层循环 print(f"外层循环第{i}次") j = 1 while j <= 2: # 内层循环 print(f" 内层循环第{j}次") j += 1注意事项:
Python使用缩进(4个空格)表示代码块while循环要确保有终止条件,避免死循环列表推导式可以简化循环操作(如[x*2 for x in range(5)])实际应用场景:
遍历文件内容处理用户输入验证数据批量处理游戏循环逻辑控制自动化重复性任务掌握这些控制结构后,可以结合函数、列表等数据类型,编写出功能完整的Python程序。
在Python中,循环和条件判断是控制程序流程的重要工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循环和条件判断语句:
循环for 循环
用于遍历序列(如列表、元组、字符串)或其他可迭代对象。 for element in iterable: # 执行代码块示例: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for fruit in fruits: print(fruit)while 循环
当指定的条件为真时重复执行代码块。 while condition: # 执行代码块示例:
count = 0 while count < 5: print(count) count += 1break 和 continue
break 用于终止循环。continue 用于跳过当前循环的剩余部分,并开始下一次迭代。 for i in range(10): if i == 5: break # 退出循环 print(i) for i in range(10): if i % 2 == 0: continue # 跳过偶数 print(i) 条件判断if 语句
用于根据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if condition: # 执行代码块 elif another_condition: # 执行另一个代码块 else: # 执行默认代码块示例:
age = 18 if age >= 18: print("You are an adult.") elif age >= 13: print("You are a teenager.") else: print("You are a child.")三元运算符
用于简化简单的条件判断。 result = value_if_true if condition else value_if_false示例:
age = 18 category = "adult" if age >= 18 else "minor" print(category)嵌套条件
可以在一个条件判断内部再进行另一个条件判断。 if condition1: if condition2: # 执行代码块 else: # 执行另一个代码块 else: # 执行默认代码块示例:
num = 10 if num > 0: if num % 2 == 0: print("Positive even number") else: print("Positive odd number") else: print("Non-positive number")通过这些循环和条件判断语句,你可以编写出功能强大且灵活的程序来处理各种任务。
Python的循环和条件判断是编程的核心逻辑结构,以下是关键知识点总结:
一、条件判断(if-elif-else)
基本语法 通过if、elif、else实现多分支逻辑,严格依赖缩进(推荐4空格)划分代码块。例如:
score = 85 if score >= 90: print("A") elif score >= 80: print("B") # 当score=85时执行此处 else: print("C")常见错误
缩进错误:未对齐代码块会导致IndentationError。逻辑错误:使用赋值运算符=代替比较运算符==(如if x=5)。条件顺序:需从上到下依次判断,避免高优先级条件被低优先级覆盖(如先判断>=80再判断>=90会出错)。逻辑运算符
and:所有条件为真时成立(如age>=18 and has_id)。or:任一条件为真时成立(如is_student or has_discount)。not:反转布尔值(如if not raining)。二、循环语句
for循环
遍历序列:适用于列表、字符串等可迭代对象。fruits = ["苹果", "香蕉"] for fruit in fruits: print(fruit) 结合range():生成数字序列(如range(5)生成0-4)。进阶用法:使用enumerate()同时获取索引和元素。while循环
条件驱动:只要条件为真则重复执行,需注意避免无限循环。count = 0 while count < 5: print(count) count +=1 应用场景:适合不确定循环次数的场景(如猜数字游戏)。循环控制语句
break:立即退出循环。continue:跳过本次循环剩余部分,进入下一次迭代。else:仅当循环正常结束(未触发break)时执行。三、实战技巧
嵌套循环:外层循环控制行,内层控制列(如打印乘法表)。三元表达式:简洁实现条件赋值(如status = "成年" if age>=18 else "未成年")。成员运算符:in检查元素是否存在(如if "香蕉" in fruits)。示例:猜数字游戏
import random target = random.randint(1,10) while True: guess = int(input("猜1-10的数字:")) if guess == target: print("猜对了!") break elif guess < target: print("太小了") else: print("太大了")此代码结合while循环与条件判断,通过break实现退出逻辑。
掌握这些基础后,可进一步探索循环与条件在数据处理、自动化脚本等场景中的高级应用。
Python的循环和条件判断是构建程序逻辑的核心工具,其灵活性和易错性需要特别注意语法细节和逻辑设计。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析:
一、条件判断
基本语法
使用 if、elif(可多个)、else 结构实现多分支判断。例如判断成绩等级:score = 85 if score >= 90: print("优秀") elif score >= 80: print("良好") else: print("及格" if score >=60 else "不及格") 执行顺序:从上至下判断,满足条件时执行对应代码块并跳过后续判断。常见错误
缩进问题:Python依赖缩进区分代码块,未对齐会导致语法错误。逻辑错误: 混淆赋值(=)与比较(==),如 if x = 5(错误)应改为 if x == 5。复合条件未正确使用逻辑运算符,例如 if 80 <= score < 90 优于 score >=80 and score <90。嵌套与简写
嵌套条件需避免过多层级,可通过合并条件简化:if a > 0: if b < 10: # 嵌套写法 ... # 合并后 if a > 0 and b < 10: ... 简写:非零值、非空容器等隐式转换为 True。例如 if my_list: 判断列表是否非空。二、循环控制
for 循环
遍历序列(列表、字符串等)或 range() 生成的数字序列:for fruit in ["apple", "banana"]: print(fruit) for i in range(5): # 0-4 print(i) 常见错误:未定义循环变量或遗漏冒号 :。while 循环
基于条件重复执行,需手动更新循环变量以防死循环:count = 0 while count <5: print(count) count +=1 无限循环示例:while True: 需配合 break 退出。循环控制语句
break:立即终止整个循环。continue:跳过当前迭代,进入下一次循环。例如跳过偶数:for i in range(10): if i%2 ==0: continue print(i) # 输出奇数三、结合使用与调试
循环与条件结合
在循环中筛选数据,例如找出列表中大于10的元素:numbers = [5, 12, 8, 15] for num in numbers: if num >10: print(num) 避免深层嵌套,可通过逻辑运算符合并条件。调试技巧
print 调试:输出变量值跟踪执行流程。PDB 调试器:逐行检查代码,例如:import pdb; pdb.set_trace() # 设置断点四、常见问题总结 问题类型示例错误修正方法缩进错误if x>5: print(x)添加缩进:if x>5:\n print(x)逻辑运算符混淆if 80<=score<90 写为 if 80<=score and <90使用连续比较语法循环变量未更新while count<5 未修改 count在循环体内增加 count +=1
通过掌握上述语法细节和调试方法,可有效避免常见错误并编写高效代码。如需更多示例,可参考相关教程。
循环
for循环:遍历序列(如列表、字符串等)。语法:
for element in iterable: # 循环体例如:
for i in range(5): print(i)while循环:在条件满足时反复执行循环体。语法:
while condition: # 循环体例如:
i = 0 while i < 5: print(i) i += 1 条件判断if语句:根据条件执行特定代码。语法:
if condition: # 执行的代码例如:
if x > 0: print("x is positive")else语句:在条件不满足时执行。语法:
if condition: # 执行的代码 else: # 不满足条件时执行的代码elif(else if)语句:在多个条件中顺序判断。语法:
if condition1: # 执行的代码 elif condition2: # 执行的代码 else: # 不满足条件时执行的代码Python的循环和条件判断笔记250303由讯客互联电脑硬件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讯客互联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Python的循环和条件判断笔记2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