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电脑硬件  > 

零基础学习Python之循环详解:从入门到实践_我的学习Python记录11

零基础学习Python之循环详解:从入门到实践_我的学习Python记录11
零基础学习Python之循环详解:从入门到实践_我的学习Python记录11 一、前言

最近我在学习Python,发现很多编程概念和用法都让我感到陌生,尤其是循环这个概念。今天,我将分享我学到的循环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和我一样的初学者。


二、循环的作用

循环是编程中用于重复执行代码块的结构,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重复执行相同/相似操作(如批量处理数据)遍历集合元素(如列表、字典)实现持续运行直到满足特定条件
三、循环的分类

Python提供两种循环结构:

while循环 - 基于条件判断的循环for循环 - 遍历可迭代对象的循环
四、while循环详解 1. 基本语法 while 条件表达式: 循环体代码 2. 使用示例 # 示例1:计数器循环 count = 0 # 初始化计数器 while count < 5: # 当count小于5时执行循环 print(f"这是第 {count+1} 次循环") # 打印当前循环次数 count += 1 # 计数器加1 # 输出结果: # 这是第 1 次循环 # 这是第 2 次循环 # ... # 这是第 5 次循环 # 示例2:输入验证 password = "" # 初始化密码变量 while password != "123456": # 当密码不等于"123456"时执行循环 password = input("请输入密码:") # 提示用户输入密码 print("登录成功!") # 循环结束后打印成功信息 3. 注意事项 必须设置循环终止条件,否则会无限循环通过修改条件变量控制循环次数可使用 Ctrl+C 强制终止无限循环
五、break与continue 1. break语句

立即终止整个循环的执行

# 示例:遇到3时终止循环 num = 1 # 初始化变量 while num <= 5: # 当num小于等于5时执行循环 if num == 3: # 如果num等于3 break # 终止循环 print(num) # 打印当前num值 num += 1 # num加1 # 输出结果: # 1 # 2 2. continue语句

跳过当前循环,进入下一次迭代

# 示例:跳过偶数 num = 0 # 初始化变量 while num < 5: # 当num小于5时执行循环 num += 1 # num加1 if num % 2 == 0: # 如果num是偶数 continue # 跳过本次循环 print(num) # 打印当前num值 # 输出结果: # 1 # 3 # 5
六、嵌套循环 1. 基本结构 while 外层条件: while 内层条件: 内层循环体 外层循环体 2. 使用示例 # 打印九九乘法表 i = 1 # 外层循环变量 while i <= 9: # 外层循环条件 j = 1 # 内层循环变量 while j <= i: # 内层循环条件 print(f"{j}×{i}={i*j}", end="\t") # 打印乘法表达式 j += 1 # 内层循环变量加1 print() # 换行 i += 1 # 外层循环变量加1 # 输出效果: # 1×1=1 # 1×2=2 2×2=4 # 1×3=3 2×3=6 3×3=9 # ...
七、for循环详解 1. 基本语法 for 变量 in 可迭代对象: 循环体代码 2. 使用示例 # 示例1:遍历列表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 定义一个水果列表 for fruit in fruits: # 遍历列表中的每个元素 print(f"我喜欢吃{fruit}") # 打印当前水果 # 示例2:遍历字符串 for char in "Python": # 遍历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 print(char, end="-") # 打印字符并用"-"分隔 # 示例3:配合range使用 for num in range(3, 8, 2): # 生成3到8(不含)的整数,步长为2 print(num) # 打印当前数字 3. range()函数详解 range(stop):生成0到stop-1的整数range(start, stop)range(start, stop, step)
八、循环对比总结 特征while循环for循环使用场景不确定循环次数时使用已知迭代次数/遍历集合时使用条件检查每次迭代前检查条件自动处理迭代次数典型应用用户输入验证、游戏主循环遍历数据集合、固定次数循环
九、实战练习 练习题:打印菱形图案

使用循环打印如下菱形图案:

* *** ***** ******* ***** *** *

提示:

使用for循环和range函数外层循环控制行数,内层循环控制空格和星号注意上下部分的对称性

以下是打印菱形图案的完整代码及其详细解释:

# 定义菱形的高度(上半部分的行数) height = 4 # 打印上半部分 for i in range(height): # 遍历每一行 # 打印空格:每行的空格数为 height - i - 1 for j in range(height - i - 1): print(" ", end="") # 打印星号:每行的星号数为 2 * i + 1 for k in range(2 * i + 1): print("*", end="") # 换行 print() # 打印下半部分 for i in range(height - 2, -1, -1): # 遍历每一行,从 height-2 到 0 # 打印空格:每行的空格数为 height - i - 1 for j in range(height - i - 1): print(" ", end="") # 打印星号:每行的星号数为 2 * i + 1 for k in range(2 * i + 1): print("*", end="") # 换行 print()
代码运行结果 * *** ***** ******* ***** *** *
代码解析

上半部分:

外层循环控制行数,从 0 到 height-1。内层第一个循环打印空格,空格数随行数增加而减少。内层第二个循环打印星号,星号数随行数增加而增加。

下半部分:

外层循环控制行数,从 height-2 到 0。内层第一个循环打印空格,空格数随行数减少而增加。内层第二个循环打印星号,星号数随行数减少而减少。
关键点 空格数:height - i - 1,确保星号居中。星号数:2 * i + 1,确保星号数量呈奇数增长。循环范围:下半部分的循环范围是 range(height - 2, -1, -1),确保对称性。
扩展练习 修改代码,让用户输入菱形的高度。尝试打印空心菱形(只打印边框)。使用 while 循环实现相同的功能。 十、总结

通过这篇博文,我们学习了Python中while循环和for循环的基本用法,以及如何通过break和continue控制循环流程。循环是编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高效处理重复性任务。希望这篇博文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循环的概念,并在实际编程中灵活运用!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进步! 🚀

标签:

零基础学习Python之循环详解:从入门到实践_我的学习Python记录11由讯客互联电脑硬件栏目发布,感谢您对讯客互联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网站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零基础学习Python之循环详解:从入门到实践_我的学习Python记录11